1.A为金属单质,B,C为非金属单质,且常温下B,C均为无色气体,D为黑色固体 A。B。C。D。E分别是什么

2.写出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的性质

3.金属和非金属单质物理性质

4.下列哪些属于金属单质?哪些属于非金属单质?

5.在图中表示的是有关物质(均由短周期元素形成)之间的转化关系,其中A为常见的金属单质,B为非金属单质(

6.A,B,C,D,E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C为金属单质,E为非金属单质,下图是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

金属单质a和非金属单质_金属单质和非金属单质的概念

非金属单质:单质A+氧气----氧化物B+氧气-----氧化物C+水-----酸

(1)2C+O2(不足)=点燃=2CO 2CO+O2=点燃=2CO2 CO2+H2O=可逆=H2CO3

(2)S+O2=点燃=SO2 2SO2+O2=高温催化剂=2SO3 SO3+H2O=H2SO4

(3)N2+O2=放电=2NO 2NO+O2==2NO2 3NO2+H2O = 2HNO3+NO

如果不要求单质,NH3、H2S、CH4等也可以

金属:单质A+氧气----氧化物B+氧气-----氧化物C+水-----碱

(1)4Na+O2==2Na2O 2Na2O+O2=点燃=2Na2O2 2Na2O2+2H2O = 4NaOH+O2(气)

A为金属单质,B,C为非金属单质,且常温下B,C均为无色气体,D为黑色固体 A。B。C。D。E分别是什么

金属和非金属单质物理性质.

金属单质:记住除Ag**,Cu紫红色,Mn紫色其他是白色(包括Fe,我们老师说的),状态嘛Hg是液态其他都是固态。

非金属单质:气态的都是含“气”字旁的,其他固态含“石”字旁。颜色那就靠自己积累了,eg:cl2黄绿色,S**,C黑色,这就不能具体了。

金属化合物我也告诉你点:

白色:NaOH、Mg(OH)2、Al(OH)3

Zn(OH)2、Fe(OH)2、AgOH

红褐色:Fe(OH)3

蓝色:Cu(OH)2

白色固体:Na2O、MgO、Al2O3、ZnO

淡**粉末:Na2O2

红色固体:Fe2O3、Cu2O、HgO

黑色粉末:FeO、Fe3O4、CuO、Ag2O

Fe,Zn,Al(除Mn,Cu,Ag)等金属单质都是银白色(这是毋庸质疑的),金属单质都是有金属光泽的,有延展性,能导电能导热

①一般说来金属单质具有金属光泽,大多数金属为银白色;非金属单质一般不具有金属光泽,颜色也是多种多样。 ②金属除汞在常温时为液态外,其他金属单质常温时都呈固态;非金属单质在常温时多为气态,也有的呈液态或固态。 ③一般说来,金属的密度较大,熔点较高;而非金属的密度较小,熔点较低。 ④金属大都具有延展性,能够传热、导电;而非金属没有延展性,不能够传热、导电。 必须明确上述各点不同,都是“一般情况”或“大多数情况”,而不是绝对的。实际上金属与非金属之间没有绝对的界限,它们的性质也不是截然分开的。有些非金属具有一些金属的性质,如石墨是非金属,但具有灰黑色的金属光泽,是电的良导体,在化学反应中可做还原剂;又如硅是非金属,但也具有金属光泽,硅既不是导体也不是绝缘体,而是半导体。也有某些金属具有一些非金属的性质,如锑虽然是金属,但它的性质非常脆,灰锑的熔点低、易挥发等,这些都属于非金属的性质。金属 金属元素的原子结构特征是最外层电子数较少,一般为1—3 个,且在化学反应中较易失去,从而使次外层变为最外层,通常达到8 个电子的稳定结构。原子结构的这一特征,决定了金属的性质特点。 物理性质方面:金属有金属光泽、不透明、容易传热、导电,可以被拉成细丝、展成薄片、塑成各种形状。不少金属(游离态及其化合态)在火焰上灼烧时,会使火焰呈现特殊的颜色,根据这种颜色可以判定某种金属或金属离子的存在。如钠呈**、钾呈浅紫色(透过蓝色的钴玻璃观察)、钙呈砖红色、铜呈绿色。金属也具有各自不同的密度、熔点、硬度等。如密度最小的锂Li(只0.534克/厘米3,20℃)、熔点最低的汞Hg 为-38.87℃、而钨的熔点高达3370℃。非金属单质性质: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单质。物理性质差别较大,在许多方面与金属相反。(1)在常温下,形态不一。除溴是液态外,有的是气态,如氢、氧、氮等;有的是固态,如碳、磷、硫等。(2)多数没有光泽,颜色也不一致。(3)通常没有延展性,(4)导热性差。除石墨(碳)、晶体硅、碲等少数外,一般是不良导体。(5)密度较小。固态的密度大都在2-5之间,在5以上的只有砷、碲等少数。非金属的化学性质差别也较大。惰性气体难与他种元素化合。非金属倾向于得到电子,容易与金属化合。在常温下,除磷外,都比较稳定。在高温时,大都能与氧化合而成酸性氧化物。有些非金属与金属之间,很难划分界限 非金属单质物理性质: ( a )分子晶体:熔、沸点较低、硬度小。例如: H2、CL2、F2、、硫磺、白磷等。 ( b )原子晶体:熔、沸点较高,硬度大。例如:金刚石、单晶硅等。 Na物理性质:金属钠很软,可以用刀切割。切开外皮后,可以看到钠具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钠是热和电的良导体。钠的密度是0.g/cm3,比水的密度小,钠的熔点是.81℃,沸点是882.9℃。 铝是银白色的轻金属,较软,密度2.7g/cm3,熔点660.4℃,沸点2467℃,铝和铝的合金具有许多优良的物理性质,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铝对光的反射性能良好,反射紫外线比银还强,铝越纯,它的反射能力越好,常用真空镀铝膜的方法来制得高质量的反射镜。真空镀铝膜和多晶硅薄膜结合,就成为便宜轻巧的太阳能电池材料。铝粉能保持银白色的光泽,常用来制作涂料,俗称银粉。纯铝的导电性很好,仅次于银、铜,铝是热的良导体铝有良好的延展性Mg物理性质:银白色的金属,密度1.74克/厘米3,熔点648.8℃。沸点1107℃。化合价+2,电离能7.646电子伏特,是轻金属之一,具有展性,金属镁无磁性,且有良好的热消散性。铁的物理性质物理性质:铁Fe,原子序数26,相对原子质量55.847。是一种光亮的银白色金属。密度7.86克/厘米3。熔点1535℃,沸点2750℃。常见化合价+2和+3,有好的延展性和导热性。也能导电。纯铁既能磁化,又可去磁,且均很迅速。电离能为7.870电子伏特。 铜的物理性质:纯铜呈紫红色,熔点约1083.4℃,沸点2567℃,密度8.92g/cm3,具有良好的延展性。1g纯铜可拉成3000m细铜丝或压延成面积为10m2几乎透明的铜。锌的物理性质:金属锌,化学符号Zn。属化学元素周期表第II族副族元素,是六种基本金属之一。锌是一种白色略带蓝灰色金属,具有金属光泽,在自然界中多以硫化物状态存在。锌的密度为7.2克/立方厘米,熔点为419.5℃,沸点906℃,莫氏硬度为2.5,其六面体晶体结构稳定性极强。锌较软,仅比铅和锡硬,展性比铅小,比铁大;展性比铜和锡小。细粒结晶的锌比粗粒结晶的锌容易锟轧及抽丝。

ZJ

写出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的性质

因为B为无色气体可以与金属单质反应,所以B为氧气;因为D为黑色固体,且为金属氧化物,所以其可能为四氧化三铁或氧化铜;因为C为无色气体且可与B反应,则C为氮气或氢气;看不清E到D是什么字,但只有当D为四氧化三铁,C为氢气即E为水时,E有机会转化成D;如果E到D旁是铁就对了。当铁遇到空气和水时会发生此种反应。

大哥,铁与水与氧气,回去翻书,生成什么。靠!

金属和非金属单质物理性质

1.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的通性:

金属元素通常显正价,非金属元素通常显负价,单质元素的化合价为零(实在想不出别的)

2.酸性氧化物的通性:

A.和水反应生成相应的酸

B.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C.和碱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

不过要搞清楚,酸性氧化物并不都是与水化合生成酸的物质。

反例:

SiO2(二氧化硅),根本不能与水反应,但是它是酸性氧化物。

酸性氧化物,又叫酸酐。它和对应的酸的关系是它它们的化合价都是一样的。例如:H2SO4(硫酸)的酸酐就是SO3(三氧化硫)而不是SO2(二氧化硫)。有些非金属氧化物没有对应的酸,所以它就不是酸性氧化物,比如NO(一氧化氮)CO(一氧化碳)。

3.碱性氧化物的通性:

由金属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氧化物是碱性氧化物(铵盐是特例)

A.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

B.与水反应生成碱

C.与酸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盐

D.溶于水生成碱

4.酸的通性:

A.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B.与碱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

C.强酸(无氧化性)与金属单质反应生成盐+氢气

强酸(强氧化性)与金属单质反应生成盐+氧化产物

D.与某些盐发生反应

E.有腐蚀性,溶液程酸性.

5.碱的通性:

A.碱溶液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蓝,并能使无色的酚酞试液变红色

B.碱能与酸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

C.碱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

D.某些碱能与某些盐反应生成新的盐和新的碱

6.盐的通性:

A.某些盐能与较活泼的金属反应生成新的盐和金属

B.某些盐能与酸反应生成新的盐和新的酸

C.某些盐能与某些碱反应生成新的盐和新的碱

D.有些不同的盐之间能反应生成两种新的盐

下列哪些属于金属单质?哪些属于非金属单质?

Na

物理性质

1.银白色金属。

2.质软。

3.密度比水小,能浮在水面上。

4.熔点低,小于100度。

5.能导电导热。

6.具有良好的延展性。

7.未氧化的钠有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

Al

柔软轻质的银白色金属,在地壳中含量第三。是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和酸反应也可以和碱反应。

Fe

铁的电子构型为(Ar)3d64s2,氧化态有0、+2、+3、+4、+5、+6。铁的化学性质活泼,为强还原剂,在室温条件下可缓慢地从水中置换出氢,在500℃以上反应速率增高:

3Fe+4H2O→Fe3O4+4H2

铁在干燥空气中很难与氧发生作用,但在潮湿空气中很易腐蚀,

2Fe + O2 + H2O = Fe2O3 + H2↑

若含有酸性气或卤素蒸气时,腐蚀更快。铁可从溶液中还原金、铂、银、汞、铋、锡、镍或铜等离子,如:

CuSO4+Fe→FeSO4+Cu

铁溶于非氧化性的酸如盐酸和稀硫酸中,形成二价铁离子并放出氢气;在冷的稀硝酸中则形成二价铁离子和硝酸铵:

Fe+H2SO4→FeSO4+H2↑

4Fe+10HNO3→4Fe(NO3)2+NH4NO3+3H2O

柔韧而有延展性的银白色金属。在地壳中含量第四(百万分之56300),在宇宙中含量第九。

Cu

呈紫红色光泽的金属,密度8.92克/厘米3。熔点1083.4±0.2℃,沸点2567℃。常见化合价+1和+2(3价铜仅在少数不稳定的化合物中出现)。电离能7.726电子伏特。铜是人类发现最早的金属之一,也是最好的纯金属之一,稍硬、极坚韧、耐磨损。还有很好的延展性。导热和导电性能较好。铜和它的一些合金有较好的耐腐蚀能力,在干燥的空气里很稳定。但在潮湿的空气里在其表面可以生成一层绿色的碱式碳酸铜[Cu2(OH)2CO3],这叫铜绿。可溶于硝酸和热浓硫酸,略溶于盐酸。容易被碱侵蚀。

Cl

黄绿色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自然界无单质存在。

实验室通常用浓盐酸和高锰酸钾或者加热浓盐酸和二氧化锰来制取氯气

NH4

铵盐一般为易溶于水的白色晶体

遇氢氧根(OH-)易生成氨气(NH3)和水

NH4+ +OH- =NH3↑+H2O

SO4

硫酸根遇高温会分解为二氧化硫和氧。因此煤在燃烧前都要经过总硫含量测定,以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

硫酸根是一个硫原子和四个氧原子通过共价键连接形成的正四面体结构,硫原子位于正四面体的中心位置上,而四个氧原子则位于它的四个顶点,一组氧-硫-氧键的键角为109°28',而一组氧-硫键的键长为1.44埃。因硫酸根得到两个电子才形成稳定的结构,因此带负电,且很容易与金属离子或铵根结合,产生离子键而稳定下来

Br

棕红色、易挥发、有强烈刺激性臭味、液体.活泼性稍差

1.甲烷和溴发生的是自由基取代反应:所以用的溴必需是纯溴,气态、液态均可,不能是水溶液。只不过纯溴通常是液态的,气态的接触面大易反应而已;

2.乙烯和溴的加成反应:用的溴是气态、液态、水溶液均可,一般用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为了增加溴的溶解量;

3. 苯(用氯化铁做催化剂)和溴的取代反应:用的溴是纯溴,气态、液态均可,不能是水溶液。 不用催化剂反应很慢、很慢。注意,铁做催化剂时,不加热,应该反应是放热反应;

4. 乙醇可与HBr、PBr3发生取代反应;CH3COOH可与PCl3、PCl5、SOCl2等发生羟基位的取代反应, 例如CH3COOH+SOCl2→CH3COCl

无机物-单质-非金属.单质碘呈紫黑色晶体.具有金属光泽,性脆,易升华。有毒性和腐蚀性。易溶于、乙醇、氯仿和其他有机溶剂,也溶于氢碘酸和碘化钾溶液而呈深褐色。

硫酸遇到海草灰中含有的碱金属碘化物——碘化钾(KI)和碘化钠(NaI),生成了碘化氢(HI)。它再与硫酸作用,就产生了游离的碘:

H2SO4 + 2HI ——→ 2H2O + SO2↑+ I2 ↑

Si

无定形硅是褐色的粉末,晶体硅有着灰黑色金属般的外观。在宇宙中含量第七,在地球中含量第二。

晶胞为面心立方晶胞

由碳还原二氧化硅而制得。

化学反应方程式:

SiO2 + 2C = Si + 2CO↑(高温)

C

常温下单质碳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不溶于水、稀酸、稀碱和有机溶剂;不同高温下与氧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或一氧化碳;在卤素中只有氟能与单质碳直接反应;在加热下,单质碳较易被酸氧化;在高温下,碳还能与许多金属反应,生成金属碳化物。碳具有还原性,在高温下可以冶炼金属。

N

氮气为无色、无味的气体,熔点-209.86°C,沸点-195.8°C,气体密度1.25046克/升,临界温度-146.95°C,临界压力33.54大气压。

从物理性质来看.金属与非金属有着较多的差别.主要是:

①一般说来金属单质具有金属光泽.大多数金属为银白色,非金属单质一般不具有金属光泽.颜色也是多种多样.

②金属除汞在常温时为液态外.其他金属单质常温时都呈固态,非金属单质在常温时多为气态.也有的呈液态或固态.

③一般说来.金属的密度较大.熔点较高,而非金属的密度较小.熔点较低.

④金属大都具有延展性.能够传热.导电,而非金属没有延展性.不能够传热.导电.

必须明确上述各点不同.都是[一般情况"或[大多数情况".而不是绝对的.实际上金属与非金属之间没有绝对的界限.它们的性质也不是截然分开的.有些非金属具有一些金属的性质.如石墨是非金属.但具有灰黑色的金属光泽.是电的良导体.在化学反应中可做还原剂,又如硅是非金属.但也具有金属光泽.硅既不是导体也不是绝缘体.而是半导体.也有某些金属具有一些非金属的性质.如锑虽然是金属.但它的性质非常脆.灰锑的熔点低.易挥发等.这些都属于非金属的性质。

在图中表示的是有关物质(均由短周期元素形成)之间的转化关系,其中A为常见的金属单质,B为非金属单质(

N2、Fe、C是

单质

;N2.C也是

非金属单质

氧化镁

、二氧化碳、

五氧化二磷

、水是氧化物;

氯化钾

纯碱

是盐;

烧碱

是碱;<15>是有机物;<12>是混合物;<14>胶体;泥水是

浊液

以上仅供参考!

A,B,C,D,E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C为金属单质,E为非金属单质,下图是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

A为常见的金属单质,B为非金属单质(一般是黑色粉末)推断为C,C是常见的无色无味液体可以推断为H2O,D是淡**的固体化合物判断为Na2O2,E、F为O2和H2的反应生成水,A是常见金属,与另一种固体在水中反应生成O2和H2,则该固体金属为Al,固体D为Na2O2,能与水和CO2反应,则G为CO2;说明K为Na2CO3,F为O2; 题给信息黑色单质B与氧气(F)反应得到G(CO2),说明B为C(碳),C和O2反应可生成CO2和CO,则H为CO;依据F(O2)与E反应生成C(水)可知E为氢气,

(1)由上述分析可知,A、B、C、D代表的物质分别为:Al、C、H2O、Na2O2,故答案为:Al;C;H2O;Na2O2;

(2)反应①中的C、D均过量,生成的氢氧化钠溶液能和A完全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H2O+2Na2O2=4NaOH+O2↑、2Al+2NaOH+2H2O=2NaAlO2+3H2↑,

故答案为:2H2O+2Na2O2=4NaOH+O2↑、2Al+2NaOH+2H2O=2NaAlO2+3H2↑;

(3)由反应C+O2=CO2:n(C):n(O2)=1:1,反应产物为二氧化碳;依据反应2C+O2=2CO;n(C):n(O2)=2:1,反应生成一氧化碳气体;反应②中,若B(C)与F(O2)物质的量之比为4:3,1:1<n(C):n(O2)=4:3<2:1,可知G、H分别是:CO2、CO,设物质的量分别为x、y,则x+y=4,2x+y=6,解得x=2mol,y=2mol,故答案为:CO2,2mol;CO,2mol;

(4)反应③是过氧化钠和二氧化碳气体的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F为氧气,产物中K为碳酸钠,化学式为:Na2CO3,若标准状况下有22.4LF气体生成,n(O2)=

22.4L
22.4L/mol
=1mol,转移电子数目为1mol×[0-(-1)]×NA=NA,故答案为:Na2CO3;NA;

(5)G为CO2,溶液乙是碳酸钠溶液,G+溶液甲=溶液乙+沉淀L,所以甲溶液中的偏铝酸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反应④的离子方程式为:2AlO2-+CO2+3H2O=2Al(OH)3↓+CO32-,故答案为:2AlO2-+CO2+3H2O=2Al(OH)3↓+CO32-.

红色物质是铜和氧化铁,A为金属单质,则A为铜;铜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氧化铜,则B为氧化铜,该反应由两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反应类型为化合反应.

B与过量稀硫酸反应,即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稀硫酸过量,则X溶液中有两种溶质,即生成的硫酸铜和过量的稀硫酸.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由硫酸铜和稀硫酸与金属C反应生成铜、浅绿色的亚铁离子的溶液和无色气体可知,金属C能把Cu置换出来,并能与酸产生氢气,同时生成亚铁离子,固金属C为铁,浅绿色的溶液为硫酸亚铁,无色气体是氢气.

则E与B在加热条件下反应,即氢气与氧化铜在加热条件下反应,化学方程式为:H 2 +CuO

?△?
.
?
Cu+H 2 O.

无色气体E是氢气,由金属铁与稀硫酸反应产生的,稀硫酸是过程②中加入过量导致的.

③中的化学反应是铁与过量的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则化学方程式为:

①Fe+H 2 SO 4 =FeSO 4 +H 2 ↑、②Fe+CuSO 4 =FeSO 4 +Cu

故答案为:化合反应、Fe、H 2 +CuO

?△?
.
?
Cu+H 2 O、稀硫酸过量、①Fe+H 2 SO 4 =FeSO 4 +H 2 ↑、②Fe+CuSO 4 =FeSO 4 +C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