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图各物质中,A、B、C是常见金属单质,甲、乙、丙是气体且乙是有特殊颜色的气体(图中有些反应的产物和

2.A、B、C分别是三种常见金属单质,其中B的氧化物和氢氧化物都是化合物.A、B、C和气体甲、乙、丙及物

3.部分中学化学常见元素原子结构及性质如表所示: 序号 元素 结构及性质 ① A A单质是生活中

4.A,B,C,D,E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C为金属单质,E为非金属单质,下图是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

5.A、B、C、D、E、F六种物质的相互转换关系如图所示(反应条件均未列出)

6.已知A~H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A为一种金属单质。C与D均为固体.G为红褐色沉淀.H为含两种元素

a是金属元素吗_a是常见金属单质

C为密度最小的气体,则C是H2,金属A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乙和氢气,中学阶段学习的能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气的金属只有Al,所以A是Al,乙是NaAlO2,铝和单质B反应生成甲,甲中含有铝元素,甲是电解质,能和氢氧化钠溶液,则甲是Al2O3,B是O2,氧化铝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水,则丙是H2O,偏铝酸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氢氧化铝和碳酸氢钠,丁失去水生成氧化铝,则丁是Al(OH)3,

(1)通过以上分析知,A、B、乙、丁分别是:Al、O2、NaAlO2、Al(OH)3,

故答案为:Al;O2;NaAlO2;Al(OH)3;

(2)①铝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氢气,反应方程式为:2Al+2NaOH+2H2O=2NaAlO2+3H2↑;

故答案为:2Al+2NaOH+2H2O=2NaAlO2+3H2↑;

②偏铝酸钠和过量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氢氧化铝和碳酸氢钠,离子反应方程式为:AlO2-+2H2O+CO2=Al(OH)3↓+HCO3-,

故答案为:AlO2-+2H2O+CO2=Al(OH)3↓+HCO3-.

下图各物质中,A、B、C是常见金属单质,甲、乙、丙是气体且乙是有特殊颜色的气体(图中有些反应的产物和

甲是无色液体,应为H2O,A为金属单质、B为非金属单质,A、B都可与H2O反应生成氢气C,则C应为H2,B应为C,金属A可与水在高温下反应,应为Fe,H2和G反应生成H2O,则G为O2,由题给信息可知金属D和非金属E单质能与乙反应生成氢气,常见为铝、硅与氢氧化钠的反应,则D为Al,E为Si,乙为NaOH溶液,则F应为Na,(1)C、G反应形成原电池为氢氧燃料电池,负极发生氧化反应,正极发生还原反应,当溶液呈碱性时,氧气被还原生成OH-,电极方程式为O2+4e-+2H2O=4OH-,当溶液呈酸性时,氧气被还原生成H2O,电极方程式为O2+4e-+4H+=2H2O,故答案为:O2+4e-+2H2O=4OH-;O2+4e-+4H+=2H2O;

(2)A为Fe,与水蒸汽在高温下反应,方程式为3Fe+4H2O(g)

?高温?
.
?
Fe3O4+4H2,铁与盐酸反应生成FeCl2,溶液中存在Fe2+,检验时,可向待测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不变红,加入新制氯水后如变红,可说明含有Fe2+,

故答案为:3Fe+4H2O(g)

?高温?
.
?
Fe3O4+4H2;向待测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不变红,加入新制氯水后变红;

(3)F为Na,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反应的方程式为2Na+2H2O=2Na++2OH-+H2↑,故答案为:2Na+2H2O=2Na++2OH-+H2↑;

(4)乙为NaOH溶液,溶质为NaOH,含有离子键和极性共价键,故答案为:离子键和极性键;

(5)白色胶状沉淀为Si(OH)4,n个分子含有n个Si,4n个O,4n个H,则失去n-1个水分子,即失去2(n-1)个H,n-1个O,还剩余n个Si,(2n+2)个H,3n+1个O,则分子式应为H(2n+2)SinO(3n+1),故答案为:H(2n+2)SinO(3n+1).

A、B、C分别是三种常见金属单质,其中B的氧化物和氢氧化物都是化合物.A、B、C和气体甲、乙、丙及物

(1)Fe(OH) 3 ;制造盐酸、漂白剂、农药、合成纤维、消毒杀菌等

(2)2Na+2H 2 O===2Na + +2OH - +H 2 ↑;2Al+2OH - +2H 2 O===2AlO 2 - +3H 2 ↑

(3) KSCN(其它合理的答案也对)

(4)Fe(OH) 2 + 2Fe(OH) 3 ===Fe 3 O 4 + 4H 2 O;做丁达尔实验,能产生丁达尔现象(其它合理答案也对)。

部分中学化学常见元素原子结构及性质如表所示: 序号 元素 结构及性质 ① A A单质是生活中

金属单质A的焰色反应为**,应为Na,与水反应生成的气体甲为H 2 ,D为NaOH,黄绿色气体乙为Cl 2 ,则丙为HCl,E为盐酸,能与NaOH反应生成氢气的B为Al,红褐色沉淀H为Fe(OH) 3 ,则C为Fe,F为FeCl 2 ,G为FeCl 3 ,

(1)由以上分析可知D为NaOH,乙为Cl 2 ,故答案为:NaOH;Cl 2 ;

(2)①为钠与水的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②为氯气和氢气的化合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③为铝和氢氧化钠溶液生成氢气的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

④为铁和盐酸置换氢气的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⑤为氯气和氯化亚铁的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⑥氢氧化钠与氯化铁的复分解反应,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故答案为:⑥;

(3)①为钠与水的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反应的方程式为2Na+2H 2 O=2Na + +2OH - +H 2 ↑,

③为铝和氢氧化钠溶液生成氢气的反应,方程式为2Al+2OH - +2H 2 O=2AlO 2 - +3H 2 ↑,

氯气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次氯酸钠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 2 +2OH - =Cl - +ClO - +H 2 O,

故答案为:2Na+2H 2 O=2Na + +2OH - +H 2 ↑;2Al+2OH - +2H 2 O=2AlO 2 - +3H 2 ↑;Cl 2 +2OH - =Cl - +ClO - +H 2 O;

(4)氯化亚铁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白色氢氧化亚铁沉淀,氢氧化亚铁不稳定,易被空气中氧气氧化生成氢氧化铁,可观察到白色沉淀逐渐变成灰绿色,最终变成红褐色,

反应的方程式为FeCl 2 +2NaOH=Fe(OH) 2 ↓+2NaCl、4Fe(OH) 2 +O 2 +2H 2 O=4Fe(OH) 3 ,

故答案为:产生白色沉淀,逐渐变成灰绿色,最终变成红褐色;FeCl 2 +2NaOH=Fe(OH) 2 ↓+2NaCl;4Fe(OH) 2 +O 2 +2H 2 O=4Fe(OH) 3 .

A,B,C,D,E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C为金属单质,E为非金属单质,下图是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

A单质是生活中常见金属,它有两种氯化物,相对分子质量相差35.5,则A为Fe元素;B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总数的

1
5
,B有3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2,则B为Mg元素;C是常见化肥的主要元素,单质常温下呈气态,C为N元素;D单质被誉为“信息革命的催化剂”,是常用的半导体材料,则D为Si;F在周期表中可以排在ⅠA族,也有人提出排在ⅦA族,其化合价表现+1、-1,故F为H元素;通常情况下,E没有最高正化合价,A、B、C、D、F都能与E形成化合物,则E为O元素,

(1)A为Fe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第四周期第Ⅷ族,故答案为:第四周期第Ⅷ族;

(2)Mg与N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Mg3N2,它属于离子化合物,故答案为:Mg3N2;离子;

(3)①H与O元素可以形成原子个数别为2:1、1:1的两种化合物X和Y,则X为H2O、Y为H2O2,区别X与Y的水溶液的实验方法是:分别取X、Y各少许置于试管中,再各加入少量的MnO2粉末,迅速产生无色气体的是H2O2;无明显现象的是H2O,

故答案为:分别取X、Y各少许置于试管中,再各加入少量的MnO2粉末,迅速产生无色气体的是H2O2,无明显现象的是H2O;

②H与N组成的两种化合物M和N所含的电子数分别与H2O、H2O2相等,则M为NH3、N为N2H4,NH3分子构型为三角锥形,N2H4的结构式为,

故答案为:三角锥形;;

(4)利用氧化剂的氧化性处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可以说明单质氧化性强弱,表明氮气、氧气的氧化性强弱的方程式为:4NH3+3O2

?点燃?
.
?
2N2+6H2O,故答案为:4NH3+3O2
?点燃?
.
?
2N2+6H2O;

(5)Mg、Si的单质用导线连接后插入NaOH溶液中,Si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硅酸钠与氢气,可以形成原电池,Si发生氧化反应,故负极上Si失去电子,碱性条件下生成硅酸根与水,负极电极反应式为:Si-4e-+6OH-═SiO32-+3H2O,故答案为:Si-4e-+6OH-═SiO32-+3H2O.

A、B、C、D、E、F六种物质的相互转换关系如图所示(反应条件均未列出)

红色物质是铜和氧化铁,A为金属单质,则A为铜;铜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氧化铜,则B为氧化铜,该反应由两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反应类型为化合反应.

B与过量稀硫酸反应,即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稀硫酸过量,则X溶液中有两种溶质,即生成的硫酸铜和过量的稀硫酸.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由硫酸铜和稀硫酸与金属C反应生成铜、浅绿色的亚铁离子的溶液和无色气体可知,金属C能把Cu置换出来,并能与酸产生氢气,同时生成亚铁离子,固金属C为铁,浅绿色的溶液为硫酸亚铁,无色气体是氢气.

则E与B在加热条件下反应,即氢气与氧化铜在加热条件下反应,化学方程式为:H 2 +CuO

?△?
.
?
Cu+H 2 O.

无色气体E是氢气,由金属铁与稀硫酸反应产生的,稀硫酸是过程②中加入过量导致的.

③中的化学反应是铁与过量的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则化学方程式为:

①Fe+H 2 SO 4 =FeSO 4 +H 2 ↑、②Fe+CuSO 4 =FeSO 4 +Cu

故答案为:化合反应、Fe、H 2 +CuO

?△?
.
?
Cu+H 2 O、稀硫酸过量、①Fe+H 2 SO 4 =FeSO 4 +H 2 ↑、②Fe+CuSO 4 =FeSO 4 +Cu

已知A~H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A为一种金属单质。C与D均为固体.G为红褐色沉淀.H为含两种元素

1,C+H2O==CO+H2;B 为水;

2,Na,3周期第一主族,Na2O+H2O=2Na0H ,离子方程式可以自行写,(电脑上不好写0-0) 

3,

2Mg+CO2==C+2MgO;

C+4HNO3(浓)==CO2+2H2O +4NO2

A为镁,B为CO2,C为MgO,D为C,E为硝酸镁,

两种固体反应得到一种金属,马上想到是高温下木炭冶炼金属的氧化物。再从后面红褐色沉淀可以看出,金属就是Fe,所以两种固体就是C和Fe2O3。而C可以发生后续的反应得到G,说明C中含Fe元素,所以C是Fe2O3,D是C。又因为H是只含两种元素的钠盐,初中你学过的就是NaCl,所以I是HCl。

E是FeCl3,F就是NaOH,它与HCl的反应是酸碱中和反应,是复分解反应。

FeCl3+NaOH的方程自己写。

若D是气体,那就是CO还原Fe2O3,自己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