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金属单质A与非金属单质硫(S)发生如下反应:A+S △ . AS.甲、乙、丙三组学

2.化学 推断题 常见金属单质A,B和非金属单质C,D 强酸M 强碱N

3.金属单质与非金属单质反应

4.常见金属单质A、B和非金属单质C、D以及它们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F、J既能溶于强酸M又能溶于强碱N,

5.化学 置换反应

金属单质与非金属单质反应生成什么_金属单质a和非金属单质b可生成化合物ab

依据化合反应的特征分析回答:A+B→C;

(1)若A、B为空气中的两种主要成分,则为氮气和氧气反应生成一氧化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 2 +O 2

?放电?
.
?
2NO;故答案为:N 2 +O 2
?放电?
.
?
2NO;

(2)若该反应为接触法制取硫酸时吸收塔中的反应,是二氧化硫的催化氧化生成三氧化硫的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O 3 +H 2 O=H 2 SO 4 ;故答案为:SO 3 +H 2 O=H 2 SO 4

(3)若A为金属单质,B为化合物,A、B含有同一种元素,C溶液呈浅绿色为亚铁离子,反应是铁和氯化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的反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2Fe 3+ =3Fe 2+ ;

故答案为:Fe+2Fe 3+ =3Fe 2+ ;

(4)若A为气态非金属单质,B为化合物,A、B含有同一种元素,C溶液呈棕**可以是氯化铁溶液,反应是氯气和氯化亚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 2 +2 Fe 2+ =2Fe 3+ +2Cl - ;

故答案为:Cl 2 +2?Fe 2+ =2Fe 3+ +2Cl -

金属单质A与非金属单质硫(S)发生如下反应:A+S △ . AS.甲、乙、丙三组学

初中化学主要学习四大基本反应类型:化合反应:A+B==AB。例如:H2+O2=H2O,语言总结就是“多变一”

分解反应:AB==A+B。例如:H2CO3==H2O+CO2↑语言总结就是“一变多”

置换反应:A+CD==AD+C。例如:Fe+HCl==FeCl2+H2↑ 标准定义为:一种单质置换另一种化合物生成另一种新单质和新化合物。切记一氧化碳和三氧化二铁的反应不是置换反应,因为反应的物质都是化合物。 初中通常涉及金属和酸溶液或盐溶液的置换。和酸置换必须是活动性比氢元素强的金属元素,和盐置换必须是用于置换的金属的活动性,大于被置换的金属活动性,但是钾、钙、钠、钡不能选用,具体原因高中会讲到,不必深刻了解。常用于置换的金属就是铝、镁、铁、锌,其活动性为:Mg>Al>Zn>Fe>,与足量酸反应后产生氢气的质量大小为Al>Mg>Fe>Zn

复分解反应:AB+CD==AD+CB,复分解是高中最难的一类反应类型,标准定义为:两种化合物在水溶液中互相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化合物。其反应条件是产生沉淀、水或气体,不生成上述物质不发生复分解。硝酸钾和硝酸钠不发生复分解,因为硝酸盐没有沉淀,钠盐钾盐都是可溶解的。

氯离子的检验:加入硝酸酸化过的硝酸银溶液,产生沉淀证明有氯离子。

硫酸根的检验:加入盐酸观察是否有沉淀,如果没有现象再加入氯化钡,产生沉淀的话就证明有硫酸根(切记,不是硝酸和硝酸钡来检验)

常用沉淀有:氢氧化铜,氢氧化铁,氢氧化镁,碳酸钙、硫酸钡(即不溶水也不溶于酸),氯化银(同硫酸钡)。

常出现的误区:硫酸镁不是沉淀是可溶的,氢氧化钡是可溶的,氯化锌是可溶的。碳酸镁微溶,氢氧化钙是微溶的(通常用澄清石灰水反应)。

离子共存问题:氢离子和碳酸根不共存、氢氧根和氢离子,银离子,铜离子、亚铁或铁离子等都不共存。硫酸根和钡离子不共存,碳酸根和钡离子和钙离子不共存。氯离子和阴离子不共存。

带颜色的溶液:亚铁离子盐——浅绿色,铁离子盐——棕**,铜离子盐——蓝色,高锰酸根盐——紫红色。

显碱性的盐:碳酸钠,碳酸氢钠(酸式盐)。

显酸性的盐:硫酸氢钠。

强酸:硫酸,硝酸,盐酸(盐酸硝酸均有挥发性)

中强酸:磷酸

弱酸:碳酸,硅酸

强碱: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钡。中强碱:氢氧化镁,氢氧化钙。弱碱:氢氧化铜,氢氧化亚铁,氢氧化铁(碱的碱性通常是溶解度高碱性就强,但氨水是弱碱)。

盐类分为可溶和不溶,不过这就需要你背一下了。

酸碱盐之间可以互相反应,与其反应相关的还有各种金属或非金属单质,金属和非金属氧化物,一般来讲酸和碱性氧化物反应(通常是金属氧化物,例如氧化铁),强碱和酸性氧化物反应(非金属氧化物,比如二氧化硫)。初中的盐溶液置换反应只涉及金属置换金属,前面已经提到了。

剩下的就是做一些练习了。

熟记化合价对上面的至关重要,这就不是技巧而是下功夫了,这些是基础但是很重要,高手们失分的地方往往就在这里,如果你诚心要学好化学就多努力吧,加油!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

化学 推断题 常见金属单质A,B和非金属单质C,D 强酸M 强碱N

对比甲、乙两同学所用A和S的质量及生成AS的质量:同样生成11gAS,甲实验S的用量为4g、乙实验S的用量为5g,则可得反应生成11gAS时需要消耗S的质量为4g;利用质量守恒定律,可判断生成11gA 2 B时消耗A的质量为7g,则两物质恰好完全反应时,A、S两物质的用量比为7:4;

(1)设元素A的相对原子质量是x

A+S

?△?
.
?
AS

x 32

7g 4g

x
32
=
7g
4g

x=56

(2)根据反应中反应物A、S两物质的质量比为7:4及质量守恒定律,由于丙同学实验中生成AS的质量6.6g,若A的用量=6.6g×

7
11
=4.2g,此时S的用量=12g-4.2g=7.8g;若S的用量=6.6g×
4
11
=2.4g,此时A的用量为12g-2.4g=9.6g,故a:b为21:39或4:1.

故答案为:(1)元素A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6;(2)21:39或4:1;

金属单质与非金属单质反应

a和b是金属单质,且二者在高温下发生置换反应,则该反应为铝热反应,所以a是al,e是金属氧化物,f既能溶于强酸m又能溶于强碱n,f是al2o3,b是常见金属,系列转化生成红褐色沉淀y为fe(oh)3,所以b是fe,e是金属氧化物,所以d是o2,e是fe3o4,铁和非金属单质反应生成x,x能和强碱n反应生成红褐色沉淀fe(oh)3,氢氧化铁和碱、c反应生成z,所以z中含有铁元素,z的摩尔质量为198g?mol-1,且其中各元素的质量比为:钾:铁:氧=39:28:32,钾、铁、氧的物质的量之比=

39

39

28

56

32

16

=2:1:4,所以其化学式为k2feo4,根据元素守恒知,强碱n为koh,氢氧化铁能被c单质氧化,且c是气体,b和c反应生成铁盐,则c是cl2,x是fecl3,

h为kalo2,h和m反应生成j,j能溶于强酸和强碱,则j为al(oh)3,

(1)通过以上分析知,c是氯气,z是高铁酸钾,其化学式分别为:cl2、k2feo4,

故答案为:cl2;k2feo4;

(2)x是氯化铁,铁离子和硫氰根离子反应生成血红色溶液,所以可以用硫氰化钾溶液检验铁离子,其操作方法是:取试样少许,滴加3~4滴kscn溶液,呈血红色,

故答案为:取试样少许,滴加3~4滴kscn溶液,呈血红色;

(3)高温下,四氧化三铁和铝发生置换反应生成氧化铝和铁,反应方程式为:8 al+3fe3o4

高温

.

4al2o3+9fe,

故答案为:8 al+3fe3o4

高温

.

4al2o3+9fe;

(4)a是铝,n是氢氧化钾,铝和氢氧化钾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钾和氢气,离子反应方程式为:2al+2oh-+2h2o=2alo2-+3h2↑,

故答案为:2al+2oh-+2h2o=2alo2-+3h2↑.

常见金属单质A、B和非金属单质C、D以及它们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F、J既能溶于强酸M又能溶于强碱N,

金属单质与非金属单质之间的反应金属会失去电子,形成阳离子,而非金属会接受电子,形成阴离子。

反应说明:

当金属与非金属发生反应时,通常会产生离子化合物。以钠和氯气的反应为例,钠是一种金属单质,氯是一种非金属单质。钠原子会失去一个电子,形成钠离子(Na+),而氯原子会接受一个电子,形成氯离子(Cl-)。

这两种离子会结合在一起形成氯化钠(NaCl),这是一种常见的离子化合物,也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的食盐。

共价键的形成:

除了离子化合物的形成,金属单质与非金属单质之间还可以发生共价键的形成。共价键是一种化学键,通过电子的共享来形成。

氧气和氢气的反应就是通过共价键的形成来实现的。氧气是一种非金属单质,氢气也是一种非金属单质。当氧气和氢气反应时,氧原子和氢原子会共享电子,形成水分子(H2O)。在水分子中,氧原子与氢原子通过共价键连接在一起。

金属单质与非金属单质之间的反应的意义:

1.形成新的化合物

金属单质与非金属单质之间的反应通常会形成新的化合物,这些化合物具有不同的性质和用途。这为人们开发新材料和应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2.提供新的能源

某些金属单质与非金属单质之间的反应可以释放出大量的能量,如金属与非金属的燃烧反应。这些反应可以用来作为能源,如金属燃料电池的应用。

3.促进科学研究和技术进步

金属单质与非金属单质之间的反应是化学研究和技术发展的重要基础。通过研究这些反应,人们可以深入了解元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反应机制,进一步推动科学的发展。

4.扩展应用领域

金属单质与非金属单质之间的反应可以开发出各种具有特殊性质和功能的材料,如合金、陶瓷等。这些材料广泛应用于建筑、电子、航空航天等领域,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5.提供化学反应的多样性

金属单质与非金属单质之间的反应具有多样性,可以发生不同类型的反应,如离子化合物的形成、共价键的形成等。这种多样性丰富了化学反应的研究内容,拓宽了化学反应的应用领域。

化学 置换反应

(1)Cl 2 (2分),? K 2 FeO 4 (2分)

取试样少许,滴加3~4滴KSCN溶液,呈血红色(2分)?

8 Al+3Fe 3 O 4 4Al 2 O 3 +9Fe?(2分)?

2Al+2OH — +2H2O=2AlO 2 - +3H2↑(2分)

试题分析:A和B是金属单质,且二者在高温下发生置换反应,则该反应为铝热反应,所以A是Al,E是金属氧化物,F既能溶于强酸M又能溶于强碱N,F是Al 2 O 3 ,B是常见金属,系列转化生成红褐色沉淀Y为Fe(OH) 3 ,所以B是Fe,E是金属氧化物,所以D是O 2 ,E是Fe 3 O 4 ,铁和非金属单质反应生成X,X能和强碱N反应生成红褐色沉淀Fe(OH) 3 ,氢氧化铁和碱、C反应生成Z,所以Z中含有铁元素,Z的摩尔质量为198g?mol-1,且其中各元素的质量比为:钾:铁:氧=39:28:32,钾、铁、氧的物质的量之比="39" 39 :28 56 :32 16 =2:1:4,所以其化学式为K 2 FeO 4 ,根据元素守恒知,强碱N为KOH,氢氧化铁能被C单质氧化,且C是气体,B和C反应生成铁盐,则C是Cl 2 ,X是FeCl 3 ,H为KAlO 2 ,H和M反应生成J,J能溶于强酸和强碱,则J为Al(OH) 3 ,

(1)通过以上分析知,C是氯气,Z是高铁酸钾,其化学式分别为:Cl 2 、K 2 FeO 4 ,

(2)X是氯化铁,铁离子和硫氰根离子反应生成血红色溶液,所以可以用硫氰化钾溶液检验铁离子,其操作方法是:取试样少许,滴加3~4滴KSCN溶液,呈血红色,

(3)高温下,四氧化三铁和铝发生置换反应生成氧化铝和铁,反应方程式为:8 Al+3Fe 3 O 4 ?4Al 2 O 3 +9Fe,

(4)A是铝,N是氢氧化钾,铝和氢氧化钾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钾和氢气,离子反应方程式为:2Al+2OH - +2H 2 O=2AlO 2 - +3H 2 ↑,

按照书本上的说法就是下面的:(另外做一点扩展)

一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外一种单质和另外一种化合物,叫置换反应。

如:

1.

反应表达式:

a+bc=ac+b

2.

反应前后物质的类别:

(1)单质(a和b):可以是金属,也可以是非金属(碳或氢气);(2)化合物(bc和ac):可以是酸或盐(溶液),也可以是氧化物

3.

反应条件:

(1)常温;(2)加热或高温。

4.

判断反应能否发生的一般原则:

(1)若a为金属,则金属之间的置换或金属与氢之间的置换能否发生一般由金属活动性顺序来判断,需要重点掌握的知识是:a.

从,在常温下可与水发生置换反应;b.

从,排在前面的金属一般能够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c.

排在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酸中的氢。(2)若a为非金属(c或h2),则只能(从金属氧化物中)置换出位于之间的金属;碳在高温下也可以置换出水中的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