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常见的化学反应类型有哪些

2.常见的非金属**晶体单质A与常见金属单质B,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化合物C,C与水反应生成白色沉淀D和气

3.初中化学的四大基本反应

4.金属单质和非金属单质反应

5.非金属元素之间如何发生化学反映

6.归纳化学反应基本类型

非金属单质与氧气生成非金属氧化物_某非金属单质a和氧气发生化合反应

金属单质与非金属单质之间的反应金属会失去电子,形成阳离子,而非金属会接受电子,形成阴离子。

反应说明:

当金属与非金属发生反应时,通常会产生离子化合物。以钠和氯气的反应为例,钠是一种金属单质,氯是一种非金属单质。钠原子会失去一个电子,形成钠离子(Na+),而氯原子会接受一个电子,形成氯离子(Cl-)。

这两种离子会结合在一起形成氯化钠(NaCl),这是一种常见的离子化合物,也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的食盐。

共价键的形成:

除了离子化合物的形成,金属单质与非金属单质之间还可以发生共价键的形成。共价键是一种化学键,通过电子的共享来形成。

氧气和氢气的反应就是通过共价键的形成来实现的。氧气是一种非金属单质,氢气也是一种非金属单质。当氧气和氢气反应时,氧原子和氢原子会共享电子,形成水分子(H2O)。在水分子中,氧原子与氢原子通过共价键连接在一起。

金属单质与非金属单质之间的反应的意义:

1.形成新的化合物

金属单质与非金属单质之间的反应通常会形成新的化合物,这些化合物具有不同的性质和用途。这为人们开发新材料和应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2.提供新的能源

某些金属单质与非金属单质之间的反应可以释放出大量的能量,如金属与非金属的燃烧反应。这些反应可以用来作为能源,如金属燃料电池的应用。

3.促进科学研究和技术进步

金属单质与非金属单质之间的反应是化学研究和技术发展的重要基础。通过研究这些反应,人们可以深入了解元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反应机制,进一步推动科学的发展。

4.扩展应用领域

金属单质与非金属单质之间的反应可以开发出各种具有特殊性质和功能的材料,如合金、陶瓷等。这些材料广泛应用于建筑、电子、航空航天等领域,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5.提供化学反应的多样性

金属单质与非金属单质之间的反应具有多样性,可以发生不同类型的反应,如离子化合物的形成、共价键的形成等。这种多样性丰富了化学反应的研究内容,拓宽了化学反应的应用领域。

常见的化学反应类型有哪些

元素化合物知识复习中要注意相似、相近内容的总结归纳。如SO2、CO2、SO3、P2O5、SiO2等都是酸性氧化物,它们的性质有相似之处也有相异点。高考命题时常会把这种关系编入试题中。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中这种趋向比较明显,值得大家重视。

2. 次氯酸、漂的性质

HClO分子的结构式为H-O-Cl(氧处于中心),所以电子式为 。次氯酸、次氯酸钙等有多方面的性质,经常用到以下几方面性质:

(1)HClO是一种弱酸,与碳酸比较电离能力有如下关系:H2CO3>HClO>HCO3-,请分析下列反应:

少量二氧化碳通入NaClO溶液中:NaClO CO2 H2O=NaHCO3 HClO

氯气通入碳酸氢钠溶液中: Cl2 NaHCO3=NaCl CO2↑ HClO

(2)ClO-是一种弱酸的酸根离子,能发生水解反应:ClO- H2O< height:6.75pt' > HClO OH-,所以次氯酸钙溶液显碱性。

若遇到铁盐、铝盐易发生双水解:3ClO- Fe3 3H2O=Fe(OH)3↓ 3HClO

(3)HClO和ClO-都具有强氧化性,无论酸性、碱性条件下都可以跟亚铁盐、碘化物、硫化物等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但不能使品红溶液褪色。如:

硫酸亚铁溶液遇漂:2Fe2 5ClO- 5H2O = 2Fe(OH)3↓ Cl- 4HClO

漂遇亚硫酸盐:ClO- SO32-=Cl- SO42-

(4)HClO见光易分解:2HClO 2HCl O2↑

(5)次氯酸钙中的Ca2 、ClO-可以表现出一些综合性质。如少量二氧化碳通入次氯钙溶液中:

Ca(ClO)2 CO2 H2O=CaCO3↓ 2HClO

注意理解二氧化碳、碳酸钠、碳酸氢钠分别跟次氯酸钙溶液反应的差异:

Ca(ClO)2 Na2CO3=CaCO3↓ 2NaClO

Ca(ClO)2 NaHCO3=CaCO3↓ HClO NaClO

3. 碳、硅及化合物的联系网络

4. 氧及其化合物相互联系

5. 氮及其化合物间的转化关系

6. 熟记常见物质的颜色和状态:

7. 常见物质的毒性。

(1)有毒的单质:氯气、溴、氟气、Hg、As等

(2)有毒的气体或蒸气:氯气、氟气、溴蒸气、一氧化碳、一氧化氮、二氧化氮、二氧化硫、三氧化硫(熔点:16.8℃)、甲醛、苯蒸气、硝基苯

(3)有毒的离子:重金属阳离子,如Cu2 、Ag 、Pb2 、Hg2 等。

8. 常温下,呈液态的物质有:H2O、Br2、Hg、乙醇、乙醛(沸点20.8℃)、乙酸(熔点16.6℃)、苯、四氯化碳、氯仿等。

9. 气体中极易溶于水的气体有:氟化氢、氨、氯化氢、碘化氢、二氧化硫、二氧化氮。

10. 常见物质的漂白性:

(1)氧化漂白型:HClO、Ca(ClO)2、Na2O2、H2O2、HNO3、O3等,漂白过程不可逆。

(2)化合漂白型:SO2、H2SO3等,漂白过程可逆。

说明:a:漂白性是指化学变化。活性炭为疏松、多孔的物质,具有较大的表面积,可以吸附一些有色物质而使之褪色,是物理变化。

b:漂白一般是指使有机物褪色,即使使无机物褪色也不叫漂白,如二氧化硫使碘水褪色。

c:两种不同的漂白剂混合可能失去漂白作用,如二氧化硫和氯气按1:1的体积比混合,生成了盐酸和硫酸,不再具有漂白性。

11. 离子检验中的注意事项:

(1)检验Ag :加入Cl-,产生白色沉淀,沉淀不溶于稀硝酸(不能加盐酸或硫酸)。

(2)检验SO42-:加入Ba2 ,产生白色沉淀,沉淀不溶于稀盐酸(不能加硝酸或硫酸)。最佳方法是先加盐酸,无气体或无沉淀产生,再加Ba2 ,有白色沉淀产生。既要防止SO32-的干扰,又要防止Ag 的干扰。

(3)加入不同的酸可能产生的气体有:氢气、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硫化氢、一氧化氮、二氧化氮等。

(4)加入强碱产生的气体有:氨气、氢气(铝或硅与氢氧化钠反应)。

12. 掌握硝酸、硫酸、盐酸与不同金属的反应规律。

13. 掌握常见的几个连续氧化规律(反应条件略):

(1)NH3→ NO →NO2

(2)H2S →S→SO2→SO3

(3)Na→Na2O→Na2O2

(4)C→CO→CO2

14. 推断题中千万不能忽视的几种物质(因为它们不满足同主族的最高正价或最低负价):FeS2、Na2O2、H2O2、CaC2、Fe3O4、N2O等。

典型例题

例1. 氯化碘(ICl)的化学性质跟氯气相似,预计它跟水反应的最初生成物是

A. HI和HClO B. HCl和HIO

C. HClO3和HIO D. HClO和HIO

答案:B

例2. 可以验证硫元素的非金属性比氯元素弱的事实是

①硫和氢气在加热条件下能形成H2S、H2S受热300℃左右分解。氯气和氢气在点燃或光照下生成氯化氢,氯化氢很难分解。

②向氢硫酸溶液中滴入氯水有单质硫生成

③硫、氯气分别与铜和铁反应的产物是 FeS、Cu2S、FeCl3、CuCl2

④高氯酸(HClO4)的酸性强于硫酸

A. ①②③④ B. 有①② C. 只有②③④ D. 只有③④

解析:元素非金属性强弱的比较有很多方法。常用的方法有:

①形成气态氢化物难易程度,易形成气态氢化物者,非金属性强。通常气态氢化物稳定的非金属性强。

②相同条件下,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强的非金属性强。

③非金属单质甲可以在溶液中置换出非金属单质乙,则甲的非金属性强于乙。

④同种变价金属与不同非金属反应时,生成高价金属化合物时,该非金属性强于生成低价金属化合物对应的非金属,如题中③。综上所述选项A符合题意。

在理论上还有:①易得到电子的非金属单质,其非金属性强。②同周期元素在右侧(稀有气体除外),同主族元素在上方非金属性强。

例3. A、B、C是在中学化学中常见的三种化合物,它们各由两种元素组成,甲、乙是两种单质.这些化合物和单质之间存在如下的关系:

据此判断:

(1)在A、B、C这三种化合物中,必定含有乙元素的是 。(用A、B、C字母填写)

(2)单质乙必定是 (填“金属”或“非金属”),其理由是 。

(3)单质乙的分子式可能是 ,则化合物B的分子式是 。

解析:(1) 根据题意,可转化为如下三个反应① 甲+乙→A,② 甲+B→ A+C, ③A+B→乙+C,由①可知化合物A中一定含有乙元素,由②A中含乙元素,一定来源于化合物B,所以A、B均含有乙元素。

(2)由③ 看出,该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乙为单质,A、B中又都含有乙元素,所以乙元素在A、B中必有一个显正价,另一个显负价。在中学化学中只有非金属元素显负价,因而乙一定是非金属元素。

(3)单质乙可能是S,B的化学式为H2S,A的化学式为SO2,因此可写出下列(左)反应关系,也可认为乙是N2,可以写出如下(右)反应关系

答案:(1)A、B均含有乙元素;(2) 乙一定是非金属元素,乙元素在A、B中必有一个显正价,另一个显负价,而在中学化学中只有非金属元素显负价。

(3)单质乙可能是S,B的化学式H2S,A的化学式为SO2;也可以是N2、NH3和NO

例4. A、B、C、D、E、F六种物质的相互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反应条件未标出),其中反应①是置换反应。

⑴若A、D、F都是非金属单质,且A、D所含元素同主族,A、F所含元素同周期,则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若A是常见的金属单质,D、F是气态单质,反应①在水溶液中进行,则反应②(在水溶液中进行)的离子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已知1 g D与F反应生成B时放出92.3 kJ热量,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若B、C、F都是气态单质,且B有毒,③和④两个反应中都有水生成,反应②需要放电才能发生,A、D相遇有白烟生成,则C的电子式是________________,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若A、D为短周期元素单质,且所含元素的原子序数A是D的2倍,所含元素的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D是A的2倍,③和④两个反应中都有红棕色气体生成,则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⑴SiO2+2C Si+2CO↑

⑵2Fe2++Cl2=2Fe3++2Cl- H2(g)+Cl2(g)=2HCl(g);Δ N∶ 4NH3+5O2 4NO+6H2O

⑷C+4HNO3 CO2↑+4NO2↑+2H2O

例5. 为检验浓硫酸与木炭在加热条件下反应产生的SO2和CO2气体,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装置,a、b、c为止水夹,B是用于储气的气囊,D中放有用I2和淀粉的蓝色溶液浸湿的脱脂棉。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前欲检查装置A的气密性,可以取的操作是 ;

(2)此实验成败的关键在于控制反应产生气体的速率不能过快,由此设计了虚框部分的装置,则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用操作编号填写)

①向A装置中加入浓硫酸,加热,使A中产生的气体进入气囊B,当气囊B中充入一定量气体时,停止加热;

②待装置A冷却,且气囊B的体积不再变化后,关闭止水夹a,打开止水夹b,慢慢挤压气囊,使气囊B中气体慢慢进入装置C中,待达到实验目的后,关闭止水夹b;

③打开止水夹a和c,关闭止水夹b;

(3)实验时,装置C中的现象为 ;

(4)当D中产生 (多选不得分)现象时,可以说明使E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CO2,而不是SO2;

A. 进气口一端脱脂棉蓝色变浅,出气口一端脱脂棉蓝色不变

B. 脱脂棉上蓝色均变浅

C. 脱脂棉上蓝色褪去

装置D的作用为 。

答案:(1)关闭分液漏斗的活塞,打开止水夹a和b,关闭止水夹c,用手捂热(或微热)圆底烧瓶A,若C中有气泡冒出,移开手掌(或热源)后,C处导管内有水上升,则证明A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2)③①②

(3)品红溶液褪色。

(4)A;除去SO2并检验SO2已被除净。

例6. 设X、Y、Z、A、B分别代表五种短周期元素,已知:①Ym-和Zn-两种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②Y和X可以形成原子个数比为1:1的化合物甲和原子个数比为1:2的化合物乙,甲和乙都是共价化合物;③Z和X可以形成原子个数比为1:1的化合物丙,其分子与乙的分子所含质子数相同;④Y和A是同周期相邻的两种元素,Y和B是同主族相邻的两种元素;⑤Y、A、B三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和为31。据此,请回答:

(1)Y的元素符号是 ;A的元素符号是 ; B的元素符号是 。

(2)化合物甲的结构式是 。

(3)Z单质与化合物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4)化合物丙与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5)X、A、Y可组成原子个数比为4:2:3的化合物,其水溶液呈酸性,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

(6)若把甲看成二元弱酸,请写出常温下甲与乙组成的混合物中存在的带负电荷的微粒 。

(7)化合物甲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的现象有

① ;② 。

NH3?H2O H+,H2O2属于二元弱酸,其电离方程式为:H2O2 H++HO2-、HO2- H++O22-,再加上由水电离产生的OH-,则溶液中带负电荷的离子有:HO2-、O22-、OH-,H2O2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的方程式为:2KMnO4+5H2O2+3H2SO4=K2SO4+2MnSO4+8H2O+5O2↑,现象为:①有无色气体产生 ②溶液紫色褪去

NH3?H2O H+ (6)HO2-、O22-、OH-

3R2 3H2O,下列关于R元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 R位于VA族 B. R的氢化物水溶液属于强酸

C. RO3-中的R只能被还原 D. R2在常温常压下一定是气体

4、固体A的化学式为NH5,它的所有原子的最外层都符合相应稀有气体原子的最外电子层结构。则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1molNH5中含有5NA个N-H键(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值)

B. NH5中既有共价键又有离子键,它形成的晶体是离子晶体

C. NH5受热分解的反应是:NH5 NH3 H2↑

D. 它与水反应后的溶液显酸性

5、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探索镁粉与溴水反应的机理,做了如下四组实验:①将镁粉投入冷水中未见任何明显现象;②将镁粉放入溴水中,观察到只是开始时产生极少量气泡,但溴水的颜色逐渐褪去;③将镁粉放到液溴中,未观察到任何明显现象;④向含足量镁粉的液溴中滴加几滴水,观察到溴的红棕色很快褪去,则下列关于镁与溴水的反应机理的论述中正确的是 ( )

A. 镁粉只直接与溴水中的溴反应 B. 镁粉只与溴水中的酸反应

C. 镁粉同时与溴水中的溴和酸反应 ` D. 镁粉在水的催化下与溴发生反应

6、原硅酸的结构为 ,若去掉氢原子后的剩余部分即SiO44-为原硅酸根,其构型为正四面体,四面体顶角上的氧原子叫“角氧”。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 两分子原硅酸脱去一分子水得到的H6Si2O7分子中有6个 Si?DO键

B. 两个硅氧四面体,彼此用一个角氧相连后,形成的Si2O76-,离子中各键角均为109?28′

C. 3个硅氧四面体彼此用2个角氧相连后,形成的Si3O96-离子呈链状

D. n个硅氧四面体彼此用4个角氧连接后的晶体是二氧化硅

7、在10mL0.01mol/L的纯碱溶液中,不断搅拌并逐滴加入1.2mL 0.05mol/L盐酸,完全反应后在标准状况下生成二氧化碳的体积为( )

13、0.8mol锌跟稀硝酸反应,消耗2molHNO3,则还原产物可能是:

A. NO B. NO2 C. N2O D. NH4NO3

14、在FeCl3和AlCl3的混合溶液中,先加入过量的NaI溶液,再加入足量的Na2S溶液,则所得的沉淀是:

A. FeS、S和Al(OH)3 B. Fe2S3和I2

C. Al2S3和I2 D. Fe(OH)3和Al(OH)3

15、Cl2、SO2均能使品红溶液褪色。后者因为品红分子结构中的发色团遇到亚硫酸后结构发生改变,生成不稳定的无色化合物。其漂白原理可用下面的反应方程式表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试填写下列空白:

⑴N的化学式为: ;

⑵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 ;

⑶由K溶液经如何处理才能制得N?

19、一定量的石灰乳中通入一定量的氯气,两者恰好完全反应,生成物中有三种含氯元素的离子,其中两种离子的物质的量(n)与反应时间(t)的曲线图如图所示。试回答:

(1)t2时Ca(ClO)2与Ca(ClO3)2的物质的量之和为____________mol,该石灰乳中Ca(OH)2的质量是________g。

(2)据分析,生成Ca(ClO3)2的反应是由温度升高引起的,通气速率不同,ClO-和ClO3-的比例也不同,若在原石灰乳中通入氯气速率加快,则反应后 将______(填“>”“<”或“=”)2,若 ,则n(Cl-)=_______mol(用a的代数式表示)。

20、现有含NH3为1.7mg?L-1的废水300m3(密度为1g?cm-3),可用如下两种方法进行处理。

(1)方法一:把甲醇加入含氨的废水中,在一种微生物作用下发生反应:

2O2 NH3 === NO3- H H2O, 6NO3?D 6H 5CH3OH→ 3N2↑ 5CO3↑ 13H2O.

若用此方法处理,设每步的转化率为100%,需要甲醇多少克?

(2)方法二:对废水进行加热蒸发(设NH3全部蒸发出来),所得NH3用一定量空气氧化(设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20%,氮气的体积分数为80%),发生的主要反应有:

4NH3 5O2 4NO 6H2O , 4NO 3O2 2H2O === 4HNO3,

副反应有:4NH3 3O2 === 2N2 6H2O.产生的混合物的组成为:NO27mol, O218mol, N2225mol和少量的HNO3(高温下NO和O2不反应),求NH3转化为NO和HNO3的转化率各是多少。

试题答案

1、D 2、A 3、B 4、B 5、D 6、D 7、D 8、B 9、AC 10、CD

11、A 12、C 13、CD 14、A 15、BD

16、⑴Na2S2O3 SO2 S BaSO4 ⑵S2O32-+4Cl2+5H2O=2SO42-+10H++8Cl-

⑶2KMnO4+5SO2+2H2O=2MnSO4+K2SO4+2H2SO4

17、(1)F Mg(2)2Na2O2+2CO2=4NaOH+O2

(3)2F2+2NaOH=2NaF+OF2+H2O (4)c(Na+)>c(OH-)>

设每天处理废水需x kg甲醇

根据关系式 6NH3 ?D?D 5CH3OH

6mol 5×32×10-3

x

x=0.8kg

所以需甲醇0.8kg.

(2)NH3转化为NO的转化率为:根据得失电子守恒有: ②

联合方程①、②,解得Z=5/3

故NH3转化为HNO3的转化率为5.6%

常见的非金属**晶体单质A与常见金属单质B,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化合物C,C与水反应生成白色沉淀D和气

一、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叫化合反应.初中常见化合反应主要有:

1、非金属单质与氧气生成非金属氧化物.如 2H2+O2 H2O

其它非金属如硫、磷、碳等都可以与氧气反应生成非金属氧化物.

2、金属与氧气反应生成金属氧化物.如 3Fe+2O2 Fe3O4

其它金属如铝、锌、铜也可以与氧气发生类似反应,生成相应的金属氧化物.

3、金属氧化物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碱.如CaO+H2O= H2CO3,

其它金属氧化物Na2O、K2O、BaO都可以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碱

4、非金属氧化物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酸.如 CO2 +H2O= H2 CO3

其它非金属氧化物SO2 、 SO3 也可以与水生成相应的酸.

5、其它如2CO+ O2 2CO2等.

二、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叫做分解反应.初中常见分解反应有:

1、不溶性碳酸盐高温分解 如CaCO3 CaO+CO2↑

2、不溶性碱受热分解,如Cu(OH)2 CuO + H2O

3、某些酸式盐受热分解如B、2NaHCO3 Na2CO3+CO2↑+H2O

4、某些碱式盐受热分解如 Cu2(OH)2CO3 2CuO+ CO2↑+ H2O

2H2O2 O2↑+ 2H2O

MnO2

====

2KClO3 2KCl+ O2↑

2KMnO4 K2MnO4 +MnO2+ O2↑

三、置换反应: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叫置换反应.初中常见反应有:

1、活泼金属与酸反应(金属为金属活动顺序中氢以前的金属,酸不包括浓硫酸和硝酸)例如Fe+2HCl=FeCl2+H2↑

Mg+ 2HCl = MgCl2+ H2↑ H2SO4 + Fe = FeSO4+ H2↑

2HCl + Zn = ZnCl2 + H2↑ H2SO4 + Zn = ZnSO4+ H2↑

2金属与盐反应,生成新盐与新金属.盐(含较不活泼金属)+金属(较活泼)——金属(较不活泼)+盐(含较活泼金属)盐须溶于水,金属须比盐中金属活泼,钾、钙、钠三种金属不跟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

如Fe+CuSO4===FeSO4+Cu 2AgNO3 + Cu= Cu(NO3)2 +2 Ag

3、氢气还原金属氧化物,H2 +CuO Cu+H2O

4、碳还原金属氧化物.3C+Fe2O3 2 Fe+ 3CO2↑

四、复分解反应: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叫复分解反应.初中常见反应有:

1、酸+碱性氧化物——盐+水

如Fe2O3+ 6HCl= 2 FeCl3+3H2O

3H2SO4 + Fe2O3 = Fe2(SO4 )3+ 3H2O

(以上两个反应说明:HCl和H2SO4可用于除铁锈)

2HCl + CuO = CuCl2 + H2O H2SO4 + CuO=CuSO4+ H2O

(以上两个反应都可用于除去Cu粉中混有少量的CuO)

2HNO3 + ZnO = Zn(NO3)2 + H2O H2SO4 + CaO =CaSO4+ H2O

2、酸+碱——盐+水(中和反应)

如HCl + KOH=KCl+ H2O H2SO4 +2 NaOH =Na2SO4 +2 H2O

2HCl +Cu(OH)2 = CuCl2+ 2H2O 3 H2SO4 +2Fe(OH)3=Fe2(SO4 )3+ 6H2O

3HCl +Al(OH)3 +=AlCl3 3H2O (用Al(OH)3 治疗胃酸过多的原理)

2HNO3+Mg(OH)2=Mg Cu +2 H2O

3、 酸+盐――新酸+新盐

如HCl + AgNO3=AgCl↓ ?+ HNO3 (用于:检验Cl-;除去HNO3中的HCl)

H2SO4 + BaCl2 = BaSO4↓+ 2HCl (用于:检验SO42-;除去HCl中的H2SO4)

2HCl + Na2CO3 = 2NaCl +CO2 ↑+ H2O (用于:a、灭火器反应;b、检验CO32-;c、检验NaOH是否变质(Na2CO3);d、除去NaCl中的Na2CO3)

2HCl + CaCO3 = CaCl2 +CO2 ↑+ H2O(用于:a、实验室制CO2;b、除去盛石灰水瓶壁上的白色固体(CaCO3)-;c、证明CaO中是否含有未完全分解的CaCO3;d、食用墨鱼骨粉(含有CaCO3)补钙的原理)

4、 碱+盐——新碱+新盐 注:反应物必须都溶于水

如2NaOH + CuSO4? = Cu(OH)2↓+Na2SO4 (现象:蓝色沉淀)

3NaOH + FeCl3= Fe(OH)3 ↓+3NaCl (现象:红褐色沉淀)

Ca(OH)2 + Na2CO3= CaCO3 ↓ +2 NaOH (工业制NaOH原理;检验NaOH是否变质(Na2CO3))

5、 盐a+盐b——新盐c+新盐d 注:反应物必须都溶于水

如NaCl + AgNO3 = AgCl↓+ NaNO3(用于:除去NaNO3中的NaCl)

Na2SO4 + BaCl2 = BaSO4↓+2 NaCl(用于:除去NaNO3中的Na2SO4)

Na2CO3 + BaCl2 = BaCO3 ↓2 NaCl(用于:除去NaCl中的Na2CO3)

注意; 碱+酸性氧化物——盐+水,不属于复分解反应.

初中化学的四大基本反应

常见的非金属**晶体单质为S,即A为S,D既能溶于强酸,也能溶于强碱,则D为Al(OH)3,说明B为Al,化合物C为Al2S3,与水反应生成Al(OH)3和H2S,则E为H2S,在足量空气中燃烧产生刺激性气体SO2,即G为SO2,H2S被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得到无色溶液Na2S,即F为Na2S,H的组成元素与Na2S相同,其结构和化学性质与过氧化钠相似,应为Na2S2,则

(1)B为Al,易与NaOH溶液反应NaAlO2和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l+2NaOH+2H2O=2NaAlO2+3H2↑,

故答案为:2Al+2NaOH+2H2O=2NaAlO2+3H2↑;

(2)G为SO2,具有还原性,与具有强氧化性的氯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氯,则SO2被氧化为最稳定的物质,应为硫酸钠(Na2SO4),氯酸钠中Cl元素的化合价为+5价,二氧化氯中Cl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则生成2mol二氧化氯时,转移电子为2mol×(5-4)=2mol,

故答案为:硫酸钠(Na2SO4);2;

(3)溶液Na2S在空气中长期放置与氧气发生反应,溶液呈强碱性,说明有NaOH生成,生成物之一为Na2S2,则可能发生如下反应,2Na2S+O2+2H2O=4NaOH+2S,Na2S+S=Na2S2,总反应为

4Na2S+O2+2H2O=4NaOH+2Na2S2,

故答案为:4Na2S+O2+2H2O=4NaOH+2Na2S2(或2Na2S+O2+2H2O=4NaOH+2S,Na2S+S=Na2S2);

(4)Na2S2不稳定,在酸性条件下自身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S和H2S,可观察到浅**沉淀和(臭鸡蛋气味的)气体,溶液颜色由**变为无色,

故答案为:溶液由**变为无色,产生浅**沉淀和(臭鸡蛋气味的)气体.

金属单质和非金属单质反应

初中化学里常见的四大基本反应类型是: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

一、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叫化合反应.可用符号表示为(A+B=C)

例如:

1、非金属单质与氧气:如 2H2+O2点燃 H2O

2、金属与氧气反应:如 3Fe+2O2点燃 Fe3O4

3、金属氧化物与水反应:如CaO+H2O= Ca(OH)2,

4、非金属氧化物与水反应:CO2 +H2O= H2 CO3

二、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叫做分解反应。(C=A+B)

1、不溶性碳酸盐高温分解 如CaCO3 高温CaO+CO2↑

2、不溶性碱受热分解,如Cu(OH)加热2 CuO + H2O

3、制氧气的反应:2H2O2 = O2↑+ 2H2O

2KMnO4 加热 K2MnO4 +MnO2+ O2↑

三、置换反应: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叫置换反应。(A+BC=AB+C)

1、活泼金属与酸反应:2HCl + Zn = ZnCl2 + H2↑

2、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如Fe+CuSO4===FeSO4+Cu

3、氢气还原金属氧化物,H2 +CuO 加热Cu+H2O

4、碳还原金属氧化物。3C+Fe2O3 高温2 Fe+ 3CO2↑

四、复分解反应: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叫复分解反应。(AB+CD=AD+CB )复分解反应是有条件的,必须生成沉淀、气体、或者水,反应才能发生

1、酸+碱——盐+水(中和反应)

H2SO4 +2 NaOH =Na2SO4 +2 H2O

2、 酸+盐――新酸+新盐

如HCl + AgNO3=AgCl↓ ?+ HNO3

2HCl + CaCO3 = CaCl2 +CO2 ↑+ H2O(

3、 碱+盐——新碱+新盐

如2NaOH + CuSO4? = Cu(OH)2↓+Na2SO4

4、盐溶液之间的反应

如NaCl + AgNO3 = AgCl↓+ NaNO3

Na2SO4 + BaCl2 = BaSO4↓+2 NaCl

注意; 碱+酸性氧化物——盐+水,不属于复分解反应。

如: Ca(OH)2 + CO2 == CaCO3↓+ H2O ;

非金属元素之间如何发生化学反映

金属单质和非金属单质反应化学方程式为4Na+O2=2Na2O、2Na+Cl2=2NaCl。

一、金属单质

金属单质是由同一种金属元素组成的无机化合物。在自然界中,金属元素通常以单质的形式存在,以纯净金属的形式出现。金属单质具有一些特征性质,如良好的导电性、热传导性、延展性和可塑性等。

金属单质的原子结构具有特殊的电子排布方式。金属元素的外层电子较少,通常在形成金属晶格时,这些外层电子相互共享或移动形成电子海,使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热传导性。

二、非金属单质

非金属单质是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无机化合物。与金属不同,非金属单质通常以分子的形式存在,而不是以晶格结构存在。非金属元素通常是在自然界中以单质的形式存在,如氧气(O?)、氮气(N?)、氯气(Cl?)等。

它们的原子结构包含外层电子较多,并且倾向于吸引、接受或共享电子。

化学方程式的起源与重要作用

一、化学方程式的起源

在十八世纪末和十九世纪初,一些著名的化学家如路易斯·迈尔、安东尼奥·拉瓦锡和约翰·道尔顿等人,进一步完善了化学方程式的表示方法。他们提出了许多关于质量守恒、化学反应机理和元素比例的理论。

到了十九世纪中期,奥古斯特·科代勒和阿道夫·沙克尔等化学家开始使用现代化学符号来表示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物质和反应条件。他们还开发了一套规则和约定来编写和解释化学方程式。

二、化学方程式的重要作用

1、描述化学反应

化学方程式是描述化学反应的主要方法之一。它们清晰地表明了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化学变化和物质转化。通过化学方程式可以了解反应的组成、比例、反应条件等重要信息。

2、质量守恒定律

化学方程式中的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总量保持不变,符合质量守恒定律。这一定律是化学方程式的基础,使得化学方程式成为实验结果符合理论预期的重要工具。

3、反应机理研究

化学方程式揭示了化学反应的基本过程和机理,帮助科学家深入研究反应的速率、中间物种以及反应路径。

归纳化学反应基本类型

两种非金属元素原子(或不活泼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化合时,原子间各出一个或多个电子形成电子对,这个电子对受两个原子核的共同吸引,为两个原子所共有,使两个原子形成化合物分子。例如,氯化氢是氢原子和氯原子各以最外层一个电子形成一个共用电子对而组成的化合物分子。非金属氢化物(如HCl、H2O、NH3等)、非金属氧化物(如CO2、SO3等)、无水酸(如H2SO4、HNO3等)、大多数有机化合物(如甲烷、酒精、蔗糖等)都是共价化合物。多数共价化合物在固态时,熔点、沸点较低,硬度较小。

当两种非金属元素的原子形成分子时,由于两个原子都有通过得电子形成8电子稳定结构的趋势,它们得电子的能力差不多,谁也不能把对方的电子夺过来,这样两个原子只能各提供一个电子形成共用电子对,在两个原子的核外空间运动,电子带负电,原子核带正电。两个原子的原子核同时吸引共用电子对,产生作用力,从而形成了一个分子。

由于两个原子对电子的吸引能力不一样,共用电子对总是偏向得电子能力强的一方,这一方的原子略显负电性,另一方的原子略显正电性,作为整体,分子仍显电中性。

比较典型的共价化合物是水、氯化氢以及二氧化碳。共用电子对总是偏向氧原子的一方,偏离氢原子的一方。

共价化合物一般硬度小,熔沸点低。

某些单质的分子也是依靠共用电子对形成的。例如氯气的分子就是由两个氯原子各提供一个电子形成共用电子对,电子对同时受两个原子核的作用形成氯分子。由于同种原子吸引电子能力相仿,电子对不偏向任何一方。

化合反应

化合反应指的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一种新物质的反应。化合反应一般伴随着发光,放热等能量放出的现象.

根据这一定义,初中化学里所接触到的化合反应有如下一些情况:

1.金属+氧气→金属氧化物

很多金属都能跟氧气直接化合。例如常见的金属铝接触空气,它的表面便能立即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可阻止内层铝继续被氧化。4Al+3O2===(点燃) 2Al2O3

2.非金属+氧气→非金属氧化物

经点燃,许多非金属都能在空气里燃烧,如:

C+O2====(点燃) CO2

3.金属+非金属→无氧酸盐

许多金属能与非金属氯、硫等直接化合成无氧酸盐。如

Na+Cl====(点燃)NaCl

4.氢气+非金属→气态氢化物

因氢气性质比较稳定,反应一般需在点燃或加热条件下进行。如

2H2+O2====(点燃)2H2O

5.碱性氧化物+水→碱

多数碱性氧化物不能跟水直接化合。判断某种碱性氧化物能否跟水直接化合,一般的方法是看对应碱的溶解性,对应的碱是可溶的或微溶的,则该碱性氧化物能与水直接化合。如:

Na2O+H2O====2NaOH2

对应的碱是难溶的,则该碱性氧化物不能跟水直接化合。如CuO、Fe2O3都不能跟水直接化合。

6.酸性氧化物+水→含氧酸

除SiO2外,大多数酸性氧化物能与水直接化合成含氧酸。如:

CO2+H2O====H2CO3

7.碱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含氧酸盐

Na2O+CO2====Na2CO3

大多数碱性氧化物和酸性氧化物可以进行这一反应。其碱性氧化物对应的碱碱性越强,酸性氧化物对应的酸酸性越强,反应越易进行。如:

KOH+HCl====KCl+H2O

8.氨+酸→铵盐

氨气易与酸化合成铵盐。如:

NH3+HCl====NH4Cl

9.除以上几类化合反应外,初中化学中还接触到下面一些化合反应。

多数公式为:A+B=C或A+B+C=D

分解反应

分解反应,是化学反应的常见类型之一,是化合反应的逆反应。它是指一种化合物在特定条件下(如加热,通直流电,催化剂等)分解成二种或二种以上较简单的单质或化合物的反应。

形如A=B+C

如水在通电的情况下会分解成氢气和氧气

2H2O===(通电)2H2↑+O2↑

氯酸钾加热分解成氯化钾和氧气等(二氧化锰为催化剂)。

2KClO3(MnO2)===( △)2KCl+3O2↑

高锰酸钾可以加热分解成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2KMnO4===(△)K2MnO4+MnO2+O2↑

碳酸加热分解

H2CO3===(△)H2O+CO2 ↑

CaCO3===(高温)CaO+CO2

一般公式为:A===B+C或A===B+C+D

置换反应

置换反应是无机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之一,指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可表示为:

A+BC→B+AC

置换关系是指组成化合物的某种元素被组成单质的元素所替代。

一、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单质的类别,置换反应有以下4种情况:

①较活泼的金属置换出较不活泼的金属或氢气,例如:

Fe+CuSO4=Cu+FeSO4

Zn+2HCl=H2↑+ZnCl2

②较活泼的非金属置换出较不活泼的非金属,例如:

Cl2+2NaBr=Br2+2NaCl

O2+2H2S=2S↓+2H2O

③非金属置换出金属,

④金属置换出非金属,

溶液中或气体之间发生的置换反应在常温下进行,气体与固体或两种固体之间发生的置换反应一般需在高温下进行

例如:2Mg+CO2=(点燃)2MgO+C

一、根据反应环境的类别,置换反应有以下2种情况

(1)干态置换 在加热或高温条件下固体与固态或固体与气体发生的置换反应。

(2)湿态置换 在水溶液中进行的置换反应。

①金属跟酸的置换,是金属原子与酸溶液中氢离子之间的反应。如:

Zn+2HCl====ZnCl2+H2↑

Zn+H2SO4===ZnSO4+H2

2Al+3H2SO4(稀)====Al2(SO4)3+3H2↑

②金属跟盐溶液的置换,是金属原子跟盐溶液中较不活动金属的阳离子发生置换。如:

Cu+Hg(NO3)2====Hg+Cu(NO3)2

湿态置换遵守金属活动性顺序。

置换反应必为氧化还原反应,但氧化还原反应不一定为置换反应。

复分解反应

开放分类: 化学、实验方法、反应类型

1.复分解反应的概念

[编辑本段]

由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叫做复分解反应。

可简记为AB+CD=AD+CB

复分解反应的本质是溶液中的离子结合成难电离的物质(如水)、难溶的物质或挥发性气体,而使复分解反应趋于完成。(可简记为:碱盐盐盐水中溶,沉淀气体水生成。)

根据复分解反应趋于完成的条件,复分解反应发生需要一定条件。下面从反应物和生成物两方面,按以下四类反应具体分析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1)酸+盐—→新酸+新盐

反应物中酸必须是可溶的,生成物中至少有一种物质是气体或沉淀或水。

如:2HCl+CaCO3=CaCl2+H2O+CO2↑

(2)酸+碱—→盐+水

反应物中至少有一种是可溶的。

如:H2SO4+Cu(OH)2=CuSO4+2H20

(3)盐+盐—→两种新盐

反应物中的两种盐都是可溶性的,且反应所得的两种盐中至少有一种是难溶的。

如:Na2SO4+BaCl2=2NaCl+BaSO4↓

(4)盐+碱—→新盐+新碱

反应物一般都要可溶,生成物中至少有一种是沉淀或气体(只有氨盐跟碱反应才能生成气体)。

如:2NaOH+CuSO4=Na2SO4+Cu(OH)2↓ ; NaOH+NH4Cl=NaCl+NH3↑+H2O

Fe(OH)3与NaCl不发生反应

注意:酸+碱性氧化物—→盐+水 和 碱+酸性氧化物—→盐+水,是否属于复分解反应尚无定论,建议在答题时回避上述两种反应。

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同时满足以下条件)

(1)、反应物:必须可溶(包括可溶入酸)

(2)、生成物:有沉淀、气体或水生成

方法我给你总结完了,例子不全,但很有代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