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非金属单质的化学通性

2.下列有关叙述:①非金属单质M能从N的化合物中置换出非金属单质N;②M原子比N原子容易得到电子;③单质M跟

3.B C D E是非金属单质,在常温常压下是气体,G的焰色范围为**,化合物I和J通常状况下呈气态,反应1是化工

4.如图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其中甲乙丙均为非金属单质;A B E 和丁均为化合

5.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A可作为工业生产J的原料,B、C、H、I为非金属单质.H是密度最小的气体,

6.现有A、B、C、D、E四种物质,其中A、B、C、E都含有同一种元素,A、D为非金属单质.它们相互转化关系如下

非金属单质与其化合物的转化_非金属单质与其化合物的转化实验报告

(1)首先由甲、乙、E三种物质为可燃物,丙和三种具有可燃性的物质甲、E、乙发生反应,可推断单质丙是氧气;具有可燃性的单质甲为碳或氢气,两种物质都具有还原性,因此与甲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化合物乙可判断为一氧化碳,则一氧化碳燃烧生成的B为二氧化碳,那么单质甲燃烧生成的A则不为再为二氧化碳,则可推测A为水,因此单质甲就为氢气;

综合以上分析,甲为氢气H2、乙为一氧化碳CO;

(2)根据(1)的推到可知丙是氧气,根据化合物丙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可猜测丙是甲烷(或酒精),甲烷(或酒精)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4+2O2

?点燃?
.
?
CO2+2H2O(写酒精燃烧也给分);

(3)物质A为水H2O,由D和A是组成元素相同的化合物,则物质D应为过氧化氢H2O2,D生成A和丙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H2O2

?MnO2?
.
?
2H2O+O2↑;

故答案为:(1)H2;CO;(2)CH4+2O2

?点燃?
.
?
CO2+2H2O;(3)2H2O2
?MnO2?
.
?
2H2O+O2↑.

非金属单质的化学通性

(1)①H 2 SO 4 ②酸雨?

(2)①N 2 ? NO 2 ?②Cu+4HNO 3 (浓)=Cu(NO 3 ) 2 +2H 2 O+2NO 2

试题分析:根据元素化合物知识分析,非金属单质可以实现上述转化的分别有C、S、N 2 , D为强酸,则不会是碳单质的转化;(1)①B是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被有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气体,B为SO 2 .所以据此推断C为SO 3 、D为H 2 SO 4 ;②SO 2 被雨水吸收后生成H 2 SO 3 和H 2 SO 4 ,即形成酸雨;(2)①A在常温下为气体,C是红棕色气体为NO 2 ,A为N 2 ;②据①可知D为硝酸,浓硝酸与铜反应生成NO 2 ,答案为:Cu+4HNO 3 (浓)=Cu(NO 3 ) 2 +2H 2 O+2NO 2 ↑.

下列有关叙述:①非金属单质M能从N的化合物中置换出非金属单质N;②M原子比N原子容易得到电子;③单质M跟

1.与金属反应:生成无氧酸盐或其他AB型化合物

S+2Na==Na2S(爆炸)

Cl2+Na=点燃=NaCl(剧烈燃烧)

F2+2K===2KF(常温下激烈燃烧)

O2+Cu==加热==CuO

注意:并不是任意一个非金属都能和任意一个金属反应,

这里要求它们至少其中之一要活泼些。

比如:金属Au就不能和O2反应,因为Au很不活泼(真金不怕火炼)。

而Au在微热的条件下就能在F2中燃烧生成AuF3。

2.与H2反应:除了B等少数非金属不与H2化合

F2+H2=暗处=2HF(爆炸)

Cl2+H2==光照==2HCl(爆炸)

Br2+H2==500度==2HBr(反应较慢)

I2+H2==加热,催化剂==2HI(可逆反应)

O2+2H2==点燃==2H2O(激烈燃烧或爆炸)

O3+3H2===零下78度===3H2O(爆炸)

S+H2==300度==H2S(较顺利,但H2S会同时少量分解)

C+2H2==高温==CH4(反应困难)

Si+2H2==高温==SiH4(相当困难)

2P+3H2==高温===2PH3(反应困难,可逆)

3.某些很活泼的非金属还会和别的非金属反应:如O2,F2,Cl2,S等,这几个非金属单质的的电离能力很强,会和得到别的非金属失去的电子而使之氧化,从而显负价。

O2+S==点燃==SO2(O显负-2价)

Cl2+S==加热==SCl2(Cl显-1价)

F2+S===6(F显-1价)

5S+2P==加热==P2S5(S显-1价)

总之的电子能力强的显负价,失电子能力强的显正价!

4.除O2外的大多数非金属单质可以和碱反应:

2F2+2NaOH(2%)===2NaF+OF2+H2O

Cl2+2NaOH==NaCl+NaClO+H2O

3Br2+6KOH==5KBr+KBrO3+3H2O

3S+6NaOH=加热=2Na2S+Na2SO3+3H20

Si+2NaOH+H2O=加热=Na2SiO3+2H2

B C D E是非金属单质,在常温常压下是气体,G的焰色范围为**,化合物I和J通常状况下呈气态,反应1是化工

B

试题分析:非金属性强弱比较的一般规律是:①由元素原子的氧化性判断:一般情况下,氧化性越强,对应非金属性越强。②由单质和酸或者和水的反应程度判断:反应越剧烈,非金属性越强。③由对应氢化物的稳定性判断:氢化物越稳定,非金属性越强。④由和氢气化合的难易程度判断:化合越容易,非金属性越强。⑤由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来判断:酸性越强,非金属越强。(除氟元素之外)。⑥由对应阴离子的还原性判断:还原性越强,对应非金属性越弱。⑦由置换反应判断:强置弱。〔若依据置换反应来说明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则非金属单质应做氧化剂,非金属单质做还原剂的置换反应不能作为比较非金属性强弱的依据〕。⑧按元素周期律,同周期元素由左到右,随核电荷数的增加,非金属性增强;同主族元素由上到下,随核电荷数的增加,非金属性减弱。⑨非金属单质与具有可变价金属的反应。能生成高价金属化合物的,其非金属性强,据此可知选项①②③是正确的,答案选B。

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属于中等难度的试题。该题的关键是明确非金属元素的强弱的判断依据,然后结合题意灵活运用即可,有利于巩固学生的基础,提高学生逻辑推理能力和灵活应变能力。

如图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其中甲乙丙均为非金属单质;A B E 和丁均为化合

下图是部分短周期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或其溶液)的转化关系,

地址是:://.sy11z.edu.cn/v2009/images/upload/2009631557167698.jpg

已知B、C、D、E是非金属单质,且在常温常压下都是气体;化合物G的焰色反应为**,化合物I和J通常状况下呈气态;反应①是化工生产中的一种重要固氮反应。

据此推断A:Na2O B。O2 C。Cl2 D。H2 E。N2

F。Na2O2 G。Na2CO3 I。HCl J。NH3

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A可作为工业生产J的原料,B、C、H、I为非金属单质.H是密度最小的气体,

甲乙丙都是非金属单质,初中常见的非金属单质一般有:H2、C、N2、O2、Si、P、S、Cl2,好像一般就是前四种吧,不知道现在课改改成什么样了,就算都加在一起吧。

反应①~⑤都属于同一反应类型,1~4都是化合反应,反应5是丙+E生成A+B,肯定不是化合反应。再看甲乙丙都是单质,丁与ABE都是化合物,所以①~⑤都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B和E为能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并且是化合物,首先想到的是CO2、然后常见的是CH4与H2O。

丙+E→A+B,能够想到的就是CH4+2O2=点燃=CO2+2H2O,符合以上要求。由于丙是单质,所以丙是O2,E是CH4。由于题目中说B和E为能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那么B是CO2,A是H2O。(如果没有说B是气体,由于图示对称的,AB可以互换。)

再看左边,甲+丙→A,那么甲是H2。右边,乙+丙→B,那么乙是C。

再看左下角,甲+丁→A,H2与某化合物反应,生成H2O,那么丁一定是只含H、O两种元素。再看右下角,判断出丁只含C、O两种元素。矛盾。所以这一定不是化合反应,上面的直观判断1~4是化合反应是错误的。那么只能是图中省去了部分不重要的物质。这样就可以判断出丁应该是常见的金属氧化物,因为反应2与3都应该是还原剂把某物质还原了。最容易想到的是还原氧化铜反应,丁是CuO。

4D和A是组成元素相同的化合物 写出D在丁作催化剂条件下,分解生成A和丙的化学方程式。

A是H2O,那么D是H2O2。从这里也可以看出题目中叙述B是气体是有必要的,从而判断出A是H2O,而不是B是H2O。氧化铜是可以催化分解过氧化氢的。方程式为:2H2O=CuO=2H2O+O2↑。

现有A、B、C、D、E四种物质,其中A、B、C、E都含有同一种元素,A、D为非金属单质.它们相互转化关系如下

常温下,D、X均为液态化合物,且X有强氧化性,能发生自身氧化还原,则X为H2O2,D为H2O,F为常见的红棕色防锈油漆颜料的主要成分,应为Fe2O3,则P为FeCl3,O是常见含氮量最高的氮肥,应为CO(NH2)2,A、E、J、N中含有同一种元素,由转化关系可知E为SO2,J为H2SO4,N为BaSO4,则A应为硫铁矿,B为O2,H是密度最小的气体,应为H2,C与D与反应生成H2,C为非金属性单质,应为碳,则D为H2O,G为CO,L为CO2,K为Fe,O是一种常见的含氮量很高的氮肥,则M为NH3,O应为CO(NH2)2,I为N2,

(1)由以上分析可知X为H2O2,反应⑤的离子反应方程式2Fe3++SO2+2H2O=2Fe2++SO42-+4H+,

故答案为:H2O2;2Fe3++SO2+2H2O=2Fe2++SO42-+4H+;

(2)C+D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C+H2O

?高温?
.
?
CO+H2,

在高温的条件下,向一个密闭容器中投入1molC和2molH2O,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C的转化率为50%,则消耗0.5molC、0.5molH2O,则D的转化率为

0.5mol
2mol
×100%

=25%,

反应生成0.5molCO、0.5molH2,剩余1.5molH2O,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

0.5×28+0.5×2+1.5×18
0.5+0.5+1.5
=16.8,

故答案为:C+H2O

?高温?
.
?
CO+H2;25%;16.8;

(3)Fe和H2O蒸汽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反应,生成2gH2,即1molH2,放出热量为aKJ,则生成4molH2放出4akJ热量,

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3Fe(s)+4H2O(g)

?高温?
.
?
Fe3O4(s)+4H2(g)△H=-4akJ/mol,

L与M以1:2物质的量之比恰好完全反应生成O和D,反应⑥的化学方程式为CO2+2NH3

?高压?
.
?
CO(NH2)2+H2O,

故答案为:3Fe(s)+4H2O(g)

?高温?
.
?
Fe3O4(s)+4H2(g)△H=-4akJ/mol;CO2+2NH3
?高压?
.
?
CO(NH2)2+H2O;

(4)现有1molA为FeS2参加反应,设各步反应均完全,生成N为BaSO4的质量为1165g,物质的量=

1165g
233g/mol
=5mol;生成K为Fe的质量为224g,物质的量为4mol,依据元素守恒,硫元素和铁元素物质的量为A中的元素,

则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Fe4S5+8O2

?高温?
.
?
2Fe2O3+5SO2,

故答案为:Fe4S5+8O2

?高温?
.
?
2Fe2O3+5SO2.

B能使品红溶液褪色,应为SO2,则A为S,D为O2,C为SO3,E为H2SO4,

(1)由以上分析可知A为S,位于周期表第三周期第VIA族,故答案为:第三周期第VIA族;

(2)B为SO2,为共价化合物,含有共价键,故答案为:共价键;

(3)E为H2SO4,浓溶液具有强氧化性,可在加热条件下与铜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为Cu+2H2SO4(浓)

?△?
.
?
CuSO4+SO2↑+2H2O,

故答案为:Cu+2H2SO4(浓)

?△?
.
?
CuSO4+SO2↑+2H2O.